万历1592_一千三百七十九 历史的机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三百七十九 历史的机密 (第3/11页)

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之中,在阅览史书反思历史的过程之中,二十多年的治国生涯之中,萧如薰明白了很多事情。

    他开始着重思考中国陷入深重苦难的那段时期的救亡图存的人们的奋斗史。

    他忽然想起了孙中山这个人物。

    清政府覆灭之后的二十年代,经历了革命、二次革命,护法战争等等一系列的失败与背叛,数次流亡海外、尤其是陈炯明叛乱事件之后,孙中山的思想产生了变化。

    他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屡次革命失败救亡图存失败的根源并非是自己革命目标的错误,并非是自己革命名目的错误。

    他最大的错误,在于自己对革命根据地没有掌控力。

    他的基本盘不存在,只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他意识到自己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别人轻轻一推,就倒了。

    他意识到他的革命总是借助地方势力的帮助,地方军阀,地方帮派,各大堂口,而他们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以地方为着眼点,从未关注天下。

    在地方上借着孙大炮这个名头折腾一下还行,一旦离开地方,这些地方力量是不会跟随孙中山走向天下的,风险太大了。

    陈炯明赞同的联省自治就是当时地方势力的理想政治状态,自从早些时候被提出之后,这样的思想在当时的地方十分盛行,清末革命党人改良派党人群体中,相当一部分都以此为救亡图存之道。

    没有实力,还玩民主,以为民主是救国的大力丸,这是典型案例。

    清政府腐朽无能,但它是个一统的大政府,一口吃不掉,而一个省级规模的小政府,就好下口多了,一口就吞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