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6 (第6/8页)
江(江苏镇江)切断江南运粮到北京的运河,然后再驶到江宁(江苏南京)在江心停泊。朴鼎查提出最后通牒说,如果中国不接受英国所提出的条件,就开炮轰城。 清政府的将领对于一向瞧不起的英夷,现在已闻风丧胆,文职官员更惊慌失措,只求早日了结这桩公案。皇帝旻宁除了在奏章上批一些大言不惭的话,以显示他的愚昧无知外,最后只好派大臣耆英当全权代表,在江宁(江苏南京)城上竖起白旗,接受英国的条件,签订——英国以二千五百人,进入面积比它本土大五十倍,拥有四亿人口的庞大帝国,竟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直到下世纪(二十)中日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一百年之久,中国就是打的这种每战必败的仗。大黑暗使中国军队腐烂,武器窳败,士气消沉,用任何方法都无法振作,因为这不单是军队问题,军队不能孤立于政治之外。 五巨变共十三条,下列是主要的内容:一中国赔偿英国鸦片损失和军费白银二千一百万两。 二中国割让香港全部主权于英国。 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港口为商埠,允许英国设立官员(领事)驻札自由贸易(五口通商)四中英两国地位平等,公文来往,用平等款式,中国不得再称英国为英夷。 这是中国第一次签订的现代意义的战败条约,战败国当然倒楣——割地赔款。五口通商,也是一种正常的国际关系。英国从“英夷”升格到跟天朝同样的地位,更显示的平等意味,何况中国在事实上仍称英夷如故,在心里仍瞧不起如故。可是,的一些附约,接着签订,就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