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2章 我娘说的,千万要记住了 (第3/4页)
家的稻种是不是发好了,你看,这芽都长出来了。” 有人一看到芽,立马有些等不及,催着家里的孩子请人。 “娘,这芽太短了。隔壁那家,就是隔了一天才请的。” “哎呀,让你请人就请你,你怎么那么多废话?” 孩子一脸怨念,只能无奈地出了院门,去朱家请人。 稻种分芽也就几天的功夫,但这芽不能太长了,也不能太短了。 最好是长出了两个小芽,其中一条带了些微的小毛,这样下地最好。 此时,天气正好,温暖如春,温床也收拾得十分松软。 大家都没有经验,当听到朱家要开始洒稻种,二话不说,一村的人都涌了过来,看人家到底是怎么做的。 到了这种时候,依旧有人问苗床的事。 “朱大,你这苗床怎么还比水高一点?不是说,要保温吗?” “保温是要保温,但也不能泡在水里吧?你看啥种子,要泡在水里才能长出来?” 苗床必须蓬松细软,既能隔热也能隔凉,高出水面一些,自然是为了防止洒下去的稻种被泡坏了。 可是这东西,如果温度不够,又长不好,所以又得时不时浇一个水。 如果不想时时来浇,那么让苗床比水田其他地方要高一些,确实是一个省力的办法——相较于水田,苗床非常的小。 就连朱家洒下来的种子,也有人低着头去细细研究:“哦,要长成这个样子啊!” 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 还有人在旁边跟他讨论:“我感觉我家的,好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