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运输机 (第47/64页)
航空航天器部件或石油、采矿、能源等大型成套设备和部件,机背上还可负载超长尺寸货物,如直径7~10米、长20米的精馏塔,“能源”号航天器运载火箭等。如果完全用作客机,an-225可容纳1500~2000名乘客。 an-225一号机于1988年11月30日出厂,1989年5月12日完成了背负“暴风雪”号的首次飞行。然而,苏联此时恶化的经济情况已难以继续支撑昂贵的“暴风雪”计划,专门为此打造的an-225随即停止了生产,一号机也成为唯一一架an-225实机,二号机仅仅制造出零件。苏联解体后,该机由安东诺夫设计局所在的乌克兰接管,而乌克兰的经济能力也无法管理an-225,可怜的an-225被弃于工厂,机上零件甚至被拆卸下来用于制造其他飞机。 虽然an-225的产量屈指可数,但其卓越的运输能力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2001年9月11日,an-225一口气创造了124项世界纪录,包括飞行高度2000米时载重253.82吨,载重250吨时爬升到10570米高度,在1000米封闭飞行路线载重250吨时飞行速度达到763千米/小时,等等。加上先前创造的世界纪录,an-225飞机在载重量、起飞重量、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等方面已累计创造了200余项世界纪录。 民用市场的转世重生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既然运输机是“大大益善”,那么an-124、an-225这些巨型机怎么会被“束之高阁”呢?其实,运输机的运载能力需要与经济适用性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随着运输机体积、载重的增加,其研制技术难度以及维护成本也迅速增长,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例如,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