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99 (第1/4页)
这几年,少年钱东来是兴华少年团的团长,但是他的工作除了组织少年团活动就是一直协助他父亲和表叔的工作。保护他们下乡调查,为他们找教师人才,协助招募人员建一所所的中小学校舍。 这一次,钱学敏、赵俊两人因为兢兢业业在云贵、湖广实干了这么多年,接到组织部调令,赵俊将担任帝国教育部副部长。而钱学敏虽然自己背景不太好,但是有根正苗红的表弟和儿子,并且他在云贵干得确实不错,王敦省长都评价他是一个实干的人。所以组织部调他到南京听令。他多年未回南京了,对,他是回南京,他本来就是南京人。 钱学敏是轻车简从,从云贵入湖广,再与表弟、儿子从武昌乘船东下的。儿子还带了一百二十个他少年团的核心人马,其他人则还留在云贵,这得帝国政府有空想起这些半编外的少年人才有明确的安排。 钱学敏看着儿子穿着那身“编制外”颇有现代“城管”异曲同工之妙的“少年团”的五年前的旧式制服,心中不是滋味。 一个全力协助父亲和表叔做事业的儿子,多孝顺,对帝国也忠心,但就因为那些俗事要他一个少年担着,他生生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教育事业起步不好做,教师的缺口太大了,而且就算识字,也和兴华党要求的教师不一样,必须对他们进行改变思想、学习政府新教纲的培训。 当时省组织部到处缺党员干部,哪里能派出多少培训人员来?学识在少年人中不错而且也是党员的儿子就一边招人,一边自己培训骨干,然后再让骨干去各地给新聘教师们培训,一边做一边进步。 少年团就那点儿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