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第1/3页)
在这个年代,要吃上新鲜的蔬菜是很难得的。 赵小宝来的时候,就拉来了好几车的酸菜,冬天可以吃酸菜炖粉条,好吃! 陈州的酸菜也很受欢迎,只因为她当初在基地,种下了不少的大白菜。 等冬天过去了,到那七八月份,她要派人种植一批,到了收获的季节,直接藏在地窖中,慢慢的吃。 多出来的做成酸菜也不错,按照系统兑换产盐的地方,还有改良盐的方子。 如今的盐可是好了不少,顺便因为盐的问题,赵祯也觉得,当前对于盐的问题逐渐严峻起来。 就算赵祯住在汴京,也都听说了,民间私盐严重。 原因自然简单,商人重利,那盐的价格推的老高,百姓买不起,又不能不吃盐。 结果自然是买私盐,私盐躲避官税,损害的又是朝廷的利益。 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要开始,就很难被打破。 想要破局谈何容易,但赵小宝所需要顾忌的就少了许多,她拥有一个盐矿,赵祯亲赐的。 当初发现盐矿,赵祯就赐给了赵小宝。 不少人反对,可惜没啥用,赵小宝也发放盐引,不过是给她的商队。 所以整个大宋的地界上,只要是有她的杂货店,就能买到价格公道的盐。 无论是最便宜最差的土盐,还是其他的种类,当然最好的,还是细盐。 可即便是这样,价格依然是百姓可以买得起的。 有这样的存在以后,那些商贩根本无法抬高价格。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拿这杂货铺子没有一点办法,谁让人家是合法买卖。 哪怕是想动用下作的手段,反被人曝光,成了当地的过街老鼠。 开玩笑,赵小宝当初办的报社,是摆设不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