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0 新的党争2 (第1/4页)
各种方法里面,甚至还包含了给予其丞相的位置。 其实,也不必奇怪,这是因为,大宋朝朝廷当中可不止一个丞相。 一般说起来,大宋朝的丞相一般有六位,这还不包括枢密使、枢密副使。 文彦博和吕公著这样做,的确是会分出一部分的利益出去给中间派系的大臣。 可是,局势如果仍然就这么继续持续恶化下去的话,中间派的大臣也就必须要站出来分担一部分的责任。 而中间派大臣当中,坐上这个位置的最适合的人选无疑就是苏辙。 说起来,苏轼名望和政绩其实都是要高于苏辙的,特别是这一世,托了蔡道的福,他早早就从黄州升任泾源路安抚使,协助刘昌祚在防守反击中,打破西夏国进犯的大军。 那一次的战役,大宋西军仅仅泾源路一路的兵马就杀敌过万,严格来说,就差了十几个人就能凑够两万人了。不过,刘昌祚为了不让自己太出众,主动将功绩掩盖了起来。 这一次的功绩,就让苏轼的履历更加好看了。 可是,他那张大嘴巴,实在是太惹人讨厌了,吕公著和文彦博早就已经领教过这张嘴巴所带来的危害,所以,哪怕是选张商英当上丞相,他们也不会把苏轼这个大|麻烦再次招入京师当中。 可惜的是,苏辙和张商英都不是傻子。 他们在京郊呆了一年多的时间,二人如今已经基本了解了蔡氏学堂的运作方式,以及蔡道教育小孩子们学习的方式,同时也看透了如今朝堂上的局势, 他们心中也早就各有了自己的判断。 苏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