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77章:新金票 (第2/4页)
剥削百姓,也好过哪天突然在大梁国人头落地,人财两空。 银票供不应求,百姓又开始回归“铁钱”的交易,经常要带几十斤的铜钱出门,极其不便。 百姓对银票的需求日渐增加,但大乾国没有太多的白银充作准备金。 因此萧清下诏,以五百万两黄金为准备金,增发金票,面值越高的金票数量越少。 凭借金票,百姓可以随时支取黄金,但需要缴纳百分之二的手续费。 经过萧清和大臣们的商议,准备金暂定为五成,也就是增发总价值一千万两的金票,官方手里先掌握其中一半的金票,观察市场流通,保证稳定之后,再陆续投放另一半金票。 经过户部的估算,这准备金比例绰绰有余,甚至可以继续降低准备金的比例,但萧清还是选择求稳观望。 金票发行后,梁萧和京城的富豪们率先行动,以等值的白银、黄金,换取一部分金票,总计超过百万两黄金。 剩下的金票,则作为朝廷的钞票,下发民间。 大部分百姓对大面额的金票没有需求,小部分百姓出于对黄金价值的信赖,换取了一两、二两面额的金票。 金票在京城成功推行,几乎没有遭遇任何阻力,以京城为中心,推广全国,各地的报社提前收到通知,陆续通报消息,得到百姓支持。 黄金比白银保值,因此全新金票的推广甚至比银票还要顺利。 大乾国因为内需太大,光是军器的投入就是天价,绝大部分物价并没有因为突然增收的几千万两黄金而上涨。 各地的织布厂陆续被朝廷收购,准备开始推广简易的流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