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3章:豫州鼎 (第2/4页)
牢箍着金属条,透过的缝隙隐约可以看到里面还有棉花,直径恐怕已经超过了三丈,高度也接近五丈。 超过一千匹壮牛、好马、骡子,通过绳索与这个圆柱两端各五条金属杆相连。 就好像是上千头壮年牲畜在拉动一个滚轮。 “这么大么?” 站在城楼上的一部分百姓惊喜失声。 他们瞬间理解了,为何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巨型圆柱。 高台上响起梁萧快意的笑声。 豫州鼎!!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故乡与这里的历史,这段记载是一样的。 但在他的故乡,九鼎早已不知所踪,只留下大禹铸九鼎的形制方位图。 至于大小、轻重,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已经是故乡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他根据影卫提供的情报,大概推断出了九鼎的重量…… 因为九鼎太重,又在大漠深处,难以运输,影卫只能换个思路,先确保九鼎稳固,再将之推倒在沙漠中,利用棉花、皮革等物品将之包裹,再拿木板用精钢条加固,以九鼎底下的木板为起点,临时制作了这么大的圆桶。 圆桶的最外层钢条之密集,让它看起来更像个钢桶。 圆桶的两侧,分别准备了五条呈圆形排列的金属支柱,每根金属支柱长达两丈,方便联系牲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