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群英_第一百五十七章 烛影斧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七章 烛影斧声 (第3/6页)

不久,便听见宋太祖手持柱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同时大声喊道:“好为之,好为之。”兄弟二人饮酒至深夜。赵光义告辞兄长出去后,宋太祖才解衣就寝。

    结果到了次日凌晨,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果然驾崩,年仅五十岁。

    如果上面的说法成立,无论赵光义有没有谋害赵匡胤,赵匡胤当晚都是必死无疑的!但贵为一国之主,临死前只招弟弟一人喝酒,显然不合情理。如果是真的传位,应该多叫几个见证人才是,至少也要召宰相、皇后等人交代一下吧?

    或说太祖生一背疽,苦痛的了不得,光义入视,突见有一女鬼用手捶背,赵光义执着柱斧向鬼劈去,不意鬼竟闪避,那斧反落在疽上,疽破rou裂,太祖忍痛不住,遂致晕厥,一命呜呼。

    女鬼一说肯定是无稽之谈。兄弟俩晚上饮酒,又屏退左右侍从,而“赵光义的人影突然离席起身,摆手后退,似在躲避什么”。手持柱斧戳地,大喊“好为之,好为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联系前文,赵匡胤决定把皇都从开封迁到洛阳,群臣莫敢谏,而赵光义当众拒绝,并杨言“在德不在险”。赵匡胤总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叫嚣“在险不在德”吧?单独召弟弟喝酒,无非是想达成某种协议,比如迁都或立太子之类,让弟弟不要跟他作对。赵光义当然不同意。赵匡胤气死或者被毒死也就不难理解了。

    赵光义告辞兄长回去后,到了凌晨,赵匡胤驾崩。宋皇后立即命令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赵德芳入宫,而王继恩却去了开封府请赵光义。到了地方,看见程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