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赵匡胤亲征北汉 (第4/5页)
城听令。 实际上就是人质。 杨重贵的一生就这样开始了。纵观他的一生,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他怎样尽心效忠,他的遭遇都充满了坎坷和遗憾。他的一生之中,别说尊荣显贵,就连起码的尊严和生存都要奋力抗争。 就连他的名字,都要因为主人的名字而不断避讳,他曾经叫杨重贵、杨重训、杨重勋、杨崇贵,后来连自己的姓都没法保留,被彻底改名叫刘继业,成了刘崇的干儿子。 刘继业逃回都城,刘继元盛怒之中将他免职,但是等到宋军真的兵临城下时又马上改变主意,要刘继业再次带兵出城,命令他一定要守住太原城外的汾河桥,那样才不至于被宋军再次死死地围困。 汾河桥就是当年出入太原的重要通道。这时宋朝的人马熟门熟路,来了就直奔重点,满心想着北汉人应该识相了,老实点在城里等着攻城,一切都按去年临走时重来。但是没想到,他们刚到桥边,太原城里的北汉兵就冲了出来,领头的还是那个手下败将刘继业。 宋朝的大兵们愣了,真是没想到,这个刘继业是疯了吗?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已经非常清楚了,能不能在城外野战,应该在去年就心知肚明了吧?那么为什么还要出城来找死?留下实力守城难道不好吗? 此时刘继业的心情是悲凉的,他什么都懂,但他只能出兵决战。其原因和遭遇与他十七年之后如出一辙。因为他忠,因为他无条件服从,就算明知道前面有埋伏,一定会失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