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群英_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匮之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匮之盟 (第2/5页)

回答。杜氏再次问他,宋太祖说:“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积德所致!”杜氏说:“不是这样的,只是由于周世宗让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如果周氏有年长的皇帝,天下难道会成为你的吗?你去世后应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光义,光义再传给三弟廷美,最后由廷美传回给你的长子德昭。天下太大,头绪太多,如能立长者为君,这是国家的福气啊!”宋太祖叩头悲泣说:”我不敢不听你的教导。”杜氏对赵普说:“你一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命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赵普在纸尾写上“臣普书”。把它藏在金匣里,命令谨慎小心的宫人掌管。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赵匡胤就把皇位传给了赵光义。

    听起来有理,事实上狗屁不通!为什么呢?

    一是柴荣英年早逝,死时38岁,孩子7岁。杜太后说这话时宋太祖只有三十五岁,赵光义二十三岁,而太祖长子赵德昭已经十多岁了;当时太祖身体健康,杜太后凭什么认为赵匡胤早死,幼子继位会重蹈柴荣的覆辙呢?黄泉路上无老少,弟弟、儿子比哥哥、父亲先死也有可能,三十五岁时就写下誓书传位给弟弟岂不荒唐?

    二是如果真有遗诏,杜太后选定了储君,赵匡胤生前为何不公布?及早立储不是更能让天下安定吗?即使是突然死亡,宋皇后也应该知道此事,掌管金匮的宫人同样也知道此事。如果他想违背杜太后的命令,最后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那么,他就应该特别照顾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赵普。要么特别重用,要么杀人灭口。他为何两者都不选择,而是因为赵普贪贿,只把他罢相呢?他不怕罢相后赵普随便乱说吗?

    三是既然杜太后有这个“传约”,赵匡胤去世后,赵普当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