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各有心思,相互算计 (第5/7页)
随口一问,诈一诈他。 常林自然明白武璋帝用心,知道陛下怕他会“不安分”,敲打他罢了。毕竟有种禧之事在先,武璋帝也不得不防。 种禧与太子暴毙一事有无关系,武璋帝还真不太清楚。但是,他靠近后不久,太子就忽而吐血身故,此事怎么都透着一股蹊跷。 武璋帝曾令曲颖桓私下偷偷勘察杨淙尸身,发现他是死于毒发。 但由于曲颖桓也不敢给杨淙剖尸检测,只能凭着尸身外部一些显现特征,认定他体内定是不止一种毒药。但是最终引发太子暴毙的,究竟是何毒,曲颖桓却说不出太多。 后来审问种禧时,曲颖桓被请去辨认毒物,发现种禧的贴身物件中,有一状似玉石把件的东西有异。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玉石把件曾被特殊手法沁过,香气本无毒,但却是和太子体内某种毒素有着紧密关联! 但这沁玉的手法,曲颖桓自然知道是谁的手笔。义正言辞的告发种禧后,又暗中给种禧下了哑药,结果变成种禧“拒不招供”,给活活打死了。 起初武璋帝听闻后,也疑心过林青鸾,毕竟当天接触过种禧,且擅医术者只有林青鸾。 但是,曲颖桓一句“林思小姐擅医之事,宫中知者颇多”,倒是让武璋帝打消了这种猜疑。 林青鸾曾当众对温友仑施针,看到的人颇多,那么以此栽赃于她也不无可能。况且,随后林青鸾便在乾清宫“中毒”,性命垂危,更是让武璋帝不再疑心于她。 毕竟,武璋帝并不认为林青鸾这般“惜命”之人,会拿自己的性命去“赌”。正是因此,便聪明反被聪明误,错过了查明真相的机会。 种禧同样在武璋帝身边侍候多年,虽然不比常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