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节 进退 (第5/9页)
但一来儒家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今文、古文,以及现在的郑学,已成鼎足之势。而黄老、百家之学也并非是以**面孔出现,他们大部分都有些儒家的身份,由他们出任朝庭要员,应该不会引起那些儒者的抵触。” 曹cao想了想,也没有反对。他听曹冲说过,从他自己的渠道也知道一些有关襄阳书院的那些辩论。以荀悦为代表的老一辈大儒,以仲长统代表的中年学者,他们那些看起来有些离经叛道的对经学的批判态度在经过长时间的辩论之后,已经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且随着襄阳月报的发行,逐渐辐射到了不少地区,虽然意见未必统一,但毕竟能够冷静的思考这些问题,不至于那么激动了。当然涉及到具体利益问题的时候,还会有争论,但经学不是铁板一块,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曹冲所说的后一点,曹cao更有体会,象钟繇、王朗、高柔等人,虽然都经历过儒家经学的薰陶,但他们却同时又奉行着一部分的法家思想,刘先是荆州大儒,同时又精通黄老学术,类似的情况并不罕见,纯粹的儒者已经不是学术界最流行的治学方法。 “你岳父也这么看?”曹cao思索之后,对进与退的问题有了个暂时的解决方法,心态倒也不急了,倒是对曹冲在襄阳的新政有了一些更深入的理解。他放松了表情,微笑着问道。 “岳父为了解决父亲的担心,建议我曹家与陛下联姻,这样父亲就可以以外戚之重独掌朝政,这在我大汉朝也有先例可循,众官应该也不会太过抵触,倒是个救急的法子,可以让朝野都能接受。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曹cao已经接到荀彧的书信,知道荀彧的意思,现在又听曹冲说起,特别听曹冲说要先拖个三十年的想法,心中已经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