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21 火 (第2/5页)
他五个诏王,如今在南诏的地位就相当于是大唐的宰相一职。 而在其下便是十二个统兵将领,统称为十二大将军,如今李弘只见其六,另外一半则是相当于六诏王的私兵,也是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制衡的一股自保力量。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至于六部也同样仿照了大唐王朝的官制,被称之为六曹。 其余地方官职等同于大唐的州府地位,但除了细奴逻控制的太和城外,还有两个被称之为都督府的存在,便是五诏之中,两个仅次于细奴逻势力的诏王,兵制也同样是照搬大唐初年的府兵制,所以这也让他们入前期的大唐一样,不用为军费过多的发愁。 当祠堂前的晚宴依然在欢呼声中进行时,与之相比要寂静很多的太和城内,一道道黑影则开始往浮屠营所在的地方潜行而来。 细奴逻的小眼睛闪烁着细微的凌厉,李弘则是侧耳倾听着通海都督府的都督,也就是五诏之一的施浪诏对自己的耳语。 “此言当真?”李弘扭头看向施浪诏,微笑着问道。 “殿下明察,臣绝不敢说半个字的假话,细奴逻与真腊之间常年有私运我大唐粮食、铁器、盐业等,这些臣手里都有十足的证据。”施浪诏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细奴逻说道。 李弘谢绝了施浪诏,把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子推在自己身边,无视那女子幽怨的眼神,继续问道:“六诏之地水稻每年一熟,收货后则会栽种大麦,在冈陵上则是种植小麦,并同时收割,加上桑、麻、盐、木棉等,六诏每年能够做到不像朝廷要粮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私运给真腊国呢?” 施浪诏愣了一下,他并没有想到,这才几天的时间,大唐太子已经把六诏的农田水利,以及他们最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