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1 (第3/4页)
贡。否则,朕另派人上门,就不是有话好商量了。 敕令当殿拟定,当殿宣读。 最后一个字读完,无论文武都有同样的观感,天子是铁了心要到草原上烧帐篷。这样的一封敕谕送出去,心不宽的八成会直接气吐血。 任务完成,孟清和回到五官队伍中。接下来的事,不需要他再出头,自然有朝臣完善补充。 不过,让他没料到的是,永乐帝不只想借机收拾了鞑靼,还想顺便将迁都一事完全定下。 “朕北巡之后,欲在北京天寿山修建长陵。” 此言一出,奉天殿中顿时一静。 在北京修陵? 华夏自古重身后事,帝王多生前开始修建陵墓。朱棣提出在北京修陵,无疑给出一个讯号,他下定决心迁都,谁反对也没用! 朱棣几次三番表明决心,反对的朝臣仍是占了多数。 迁都是大事,虽然天子下令北京行部建造皇宫,规划京城,南京的大多数官员仍不愿迁王北方。为了让天子打消主意,太--祖遗训都被搬了出来。 “臣请陛下三思!定都金陵乃高皇帝决议,迁都一事关系重大,还请陛下陛下慎重考虑。” 孟清和蹙眉,看向说话的官员,绯袍上绣云雁补,束金荔枝腰带,三品文官。看他在左班的位置,应该在吏部供职。看面相,正是不惑之年,以文官的品级,称得上年轻有为。之前没见过,难不成,是新提拔上来的? 不过,再有能力,这个时候出言反对,都是主动为官-途设置障碍。不见站在他前边的众位都没出声?明显在等着如他一般的“年轻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