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59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0节 (第1/7页)

    此外,二战时期身在德国的奥托·哈恩也反对制造原子弹,拒绝参与德国的原子弹项目。

    两人在这方面保持了一致。

    不过当二战结束,开始进行诺奖评选时,迈特纳却被忽视了。

    1945年诺奖评委会并没有给她授奖,只对奥托·哈恩授予了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由于战争的缘故,1944年的诺奖是1945宣布,然后直到1946年才颁发。)

    泡利、玻尔等大佬们对莉泽·迈特纳未能获奖非常不满,纷纷为她提名。

    泡利是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怼神,认为迈特纳成了一个错误时代的受害者,他曾说:“在1944年,核裂变的重要性尚未被正式确认,化学家们主要对奥托·哈恩的工作感兴趣。如果当时人们就知道裂变是如此重要、如果这奖能在战后颁发,那么很显然,迈特纳应该被包括在内。一个伟大的实验得到人们理解常常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个实验是在1939年做的,而大量关于裂变的工作在法国、英国和美国完成之后就立即被列入保密范围,因此裂变的重要性未能及时得到普遍认识。她应该在哈恩获得化学奖这一年获得物理学奖,因为她在拿到她相信的硬数据之后不到一个星期就迅速改写了这一理论。”

    此后,莉泽·迈特纳获得了多次提名,可惜都未能如愿拿奖。

    而奥托·哈恩的表态更让莉泽·迈特纳伤心。

    哈恩坚称这些成果是他一人完成,迈特纳只是助手的角色。

    哈恩不仅没有对迈特纳的工作表示感谢,反而将她描述为一个满怀愤懑的失望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