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981【冠带进京和皇帝笑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81【冠带进京和皇帝笑话】 (第1/6页)

    应民殿,父子二人。

    赵瀚问太子:“你对三大医派联名上疏怎么看?”

    赵匡桓说道:“医者,事关生死,国之大事,可以准奏。”

    由于朝廷鼓励,此时的中国医学,主要有三大医派:紫阳派、吴中派、钱塘派。

    紫阳派,又称金陵派、阁皂派、军医派。

    最初是阁皂山一群道士,在赵瀚支持下开办医学院。紧接着,整个江西的佛道中人,勒令还俗者皆研习此派医术。赵瀚登基之后,又创办金陵医学院,南京这边的医生,跟江西的医生交流融合而形成。

    阁皂山依托南方药材集散中心(樟树镇),用药一向精妙。继而又大量充当大同军医,还长期搞解剖研究,迅速积累外科临床经验。如今,还在用显微镜观察病菌,已经确定了十多种致病细菌。

    吴中派,又称瘟病派。

    名医吴又可横空出世,协同各地名医、军中医生,控制并解决了山东、河南、河北的大瘟疫。又有江西名医喻嘉言、苏州名医张璐等人加入,影响力非常大,整个北方的民间医生,或多或少都有吴中派的背景。

    当然,他们不止擅长防治瘟疫,内科、儿科、妇科都颇精通,最近也开始用显微镜观察病菌。

    钱塘派,又称遵经派、正统派、复古派。

    在赵瀚起兵之前,这一派就开始聚众讲学、注解医学经典。

    他们类似医家士子,受明末理学思想影响很深。主张实学,也就是注重临床。主张遵经复古,就是结合实践完善理论,把古代医书重新进行注解。他们反对敝帚自珍,鼓励医家多多交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