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2 (第2/4页)
,却各个手脚发软,连手中的杯盘都端不稳了,杯盘轻撞,发出细微声响。 往日陛下不拘小节,娘娘性情疏淡,太子温儒俊雅,公主更是暖若春风拂面。此时四个主子竟都冷着个脸,也难过她们如此失措了。 承昭太子挥退她们,在文宣帝身边伴了几十年的老魏公公神色微动,也躬身退了出去,不敢听接下来的话。 承昭因在储君的位子上,平日讲究八面玲珑揣度人心,说话做事总是会留一线,以免给臣子留下刻薄寡恩的印象。可此时他眸光极冷:“他虽顶着我容氏皇姓,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畜牲。皇姐和皓儿与他同出一宗,他都忍心下如此毒手,其心可诛,千刀万剐都不为过!” 文宣帝揉揉眉心,疲惫至极:“你身为储君,应以德治天下。他与你同父所出,千刀万剐这样残酷的刑罚你莫要再提。即便他犯下这般错事,却总归是你的兄长。” 承昭微怔,又不可置信沉声发问:“您的意思,是要我们既往不咎?” 承熹和皇后都定定瞧着文宣帝默然不语,听承昭怒声道:“围场刺客一事与他脱不了干系,如今竟又买通贼子把手伸到皓儿的头上。戕害手足,这便是父皇眼中的兄长?” 空荡的殿中,其声反复回荡,竟有金戈铿锵之势。 文宣帝眸中沉痛,长长叹了口气。 这许多年来,他虽对那孩子不看重,却到底是自己的头个孩儿。他还依稀记得那孩子幼时是多么乖巧,会说的第一个词就是“父皇”,小时候他还抱着他学写字……即便那孩子十四便出宫落府,身边负责教养的嬷嬷和侍礼太监还是他亲自挑的。后来两人都被他撵回了内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