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  (第2/4页)
量过硬是最基础的条件,其次,这家企业必需有良好的口碑也就是信誉度,最后,便是看SW集团那位来谈合作的人心情如何。    不过显然,今天这三位的心情被一杯上好的碧螺春喂得都还不错,所以也很认真地在听顾期予的阐述。    第三点最不可捉摸的要求已经这样轻易地达到了。    到第三支广告的时候,那种如临其境的画面感让SW几人忍不住点头,对着清香的茶水他们会赞叹,但是他们面对一件产品的时候,表情是严肃的。    这样轻微点头的认可,就已经是被产品引起了兴趣。    今天是两方的初次见面,按理说双方先通个气,对对方的条件有个大致了解,真正的决策是下一次再详细商议的。    顾期予对产品做了简单精确的介绍,然后说了下国内较好的市场反馈,随后,他又给几人续了杯。    碧绿的茶叶已经完全舒展,沉淀在杯底,茶水也渐渐变得浅黄,这时的碧螺春,口感和香味都变得稍稍浓郁了。    变成另一种芳醇。    那刚刚严肃起来的气氛一下子又被冲没影了。    Peter已经彻底放弃。    他缓缓说出了自己的预想中的条件,然后给了一个价格,问,“小予怎么看?”    这谈判一开始的氛围就不对啊!    说好的严阵以待,正襟危坐呢?    什么时候轮到Peter这尊佛先开口了啊?    还有你这顺序好像有些不对……    正常的流程是两方先做接洽,初次洽谈愉快,Peter会带人去这家工厂亲自检验产品,其后,再坐下来慢慢定价格商议条款。    你直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