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六十七章、昌元有事 (第7/7页)
那么浓烈了。 毕竟,不但有《大宋中华报》宣传,而且读书人也从金堂县改革得到实惠。 现在昌元县也进行类似改革,都是从赵家庄得到实惠的。 这次报名比上次更多,是上次金堂县的两倍还多。 四川各地读书人纷纷来到昌元县,导致这里第一次出现差不多上万读书人出现。 毕竟,以前人来得多,主要是充满铜臭的商家。 这次来的几乎是读书人,整个县城充满了琅琅书声。 要知道,以前昌元县出名,乃是有一个赵家庄。 赵家庄毕竟有作坊的性质的商家,在一些读书人眼里多多少少带着铜臭味道。 这次秀才考试之中,大量的读书人到来。 不知不觉之中,昌元县算是基本上洗去过去的铜臭味道,这让本来的喜欢读书声音的袁涛飘飘欲仙。 经过十天的考核,结果终于出来。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次考核入围本地人占六成。 而外地人仅仅占四成,其中成都府路占三成,其它的仅仅占一成。 来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大呼小叫,纷纷议论,觉得不对呀。 不是吗?成都府路占三成,读书人认命。 毕竟金堂县举办了类似考试,他们有这个秀才考试经验。 可是昌元县的还没有举行过类似考试,他们为何考试得如此之好? 难道有人漏题?或者有人作弊? 总之,就是考试不公平。 几千读书人来到衙门,要求公开考试试卷。 笔试试卷要公开,面试试卷也要公开。 税宁在一旁冷笑,其实这次读书人闹事就是他推波助澜。宋魂的纵横宋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