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零、解决贫穷 (第7/7页)
目光灼灼望着黄东,“汝一定要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否则老夫第一个把汝拿下。” 说到后来,范遥语气越来越严厉。 “学生不负学正教导,一定要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把协河亭事情办好。”黄东腰身一挺,一脸严肃,恭恭敬敬回答。 范遥眼里精光闪闪,郑重地说道:“子边,老夫希望汝说到做到。” 虽然范遥语气极为严厉,黄东万万没有料到,范遥对几乎把自己当成他的子侄。 只有对待子侄,才能如此不客气,才能如此担当,所以他后来自称为学生。 幸运的是,范遥没有否认他称呼,默认了他的说法。 范遥也有自己考虑,通过昨天的现在观察,他已经看出黄东是一个办实事之人。 实行亭长制度,这个是他师叔提出来的。 他虽然不是官府之人,但是他认为小圣人之事也是自己之事。 他既然已经了解到整个过程,不介意助力一二,这是他对黄东比较关照的缘故。 黄东又重新写好条文,恭恭敬敬递上。 范遥又仔细看了看,点点头,随后在条文签名盖章。 黄东告辞范遥之后,来到便民服务中心钱绍的公房。 一路之下,他心里更加忐忑不安,仿佛十五只水桶在水井,七上八下。 范遥只是助力而已,真正决定协河亭命运之人,还是县丞钱绍。 他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方案,开支极大,差不多上千贯铜钱,钱绍会同意吗? 不但要钱,同时赵家庄还要出酿造技术。 难,难,难,几乎可以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容。宋魂的纵横宋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