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宋末_第八百五十四、差巴逆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四、差巴逆袭 (第5/6页)

兵营,对吐蕃风俗根本就不了解。

    索朗德吉一边纵马前进,一边向他介绍吐蕃婚礼仪式。

    原来,吐蕃结婚仪式与汉人有很大不同。

    吐蕃男子十六岁,小娘子到了十五岁,父母们便开始考虑他们的婚姻,选定配婚对象。

    父母小娘子之后,一般先委派家族里的强佐(即管家)作为主人的代表,带上缎绸、铜钱、食物等礼品前去已择定的某个家族提亲,并请求告知家府子女的属相和元素。

    如果其家族同意作候选亲事,便会很乐意地告知子女的属相和元素;如果不同意,他们就会以子女已经定好亲事或不愿过早让子女结婚等为理由来婉言谢绝。

    当强佐(管家)获得对方的属相和元素后,家族要请高僧占卜,看与谁结缘合适。

    日子当然也要选择,男方家请星相师卜算黄道吉日以确定婚期(吐蕃语“念孜”)。

    举行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和眼饰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穿戴。

    迎亲这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带上一队人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并牵上一匹颜色与女方属相吻合且是怀孕的、打扮考究的母马以供新娘乘骑,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

    女方在马队到达之前,要举行敬“切玛”茶酒等告别仪式。

    当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接着又将璁玉放在新娘头顶,表示新娘已属于男方家人。

    女方送新娘出嫁,一般带去一位陪人,当姑娘出门时,女方家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高喊:“不要把我家的福气带走呀!”反复多次,直到姑娘走远。

    马队起程,领队的应是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