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15 (第1/4页)
把就走的投资商有些郁闷,以前随便投资个几十万台币拍文艺爱情片,就可以圈走几百万的好事,已经一去不复返。 现在的局面就是,你想投资电影捞钱可以,但心思得放正一点,不能用粗制滥造的东西来糊弄观众,否则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即便要求提高了,台.湾的投资商依旧乐此不疲,他们投资的重点不在剧本和导演,而在当红影星。只要哪个明星爆红,他们就会拿出几百上千万来请好编剧、好导演,为这些明星量身打造一部好片。 其实台.湾的电影投资商一直不缺钱,可笑的是,在另一个时空里,他们的投机取巧加速了台.湾电影的衰落。而台.湾电影衰落,香港电影崛起之后,台.湾的电影投资商往往电影剧本都不看,一听说是某某香港演员的戏,直接甩出几千万的支票,造就出一部部港片经典,然后这些港片返销回来,在台.湾电影市场大肆圈钱,把已经快断气的台.湾电影给活活掐死。 有了王梓钧这个搅局者,如今的情况已经大不一样。 香港电影这两年有了兴起的预兆,日本电影的复兴也在萌芽之中,可两者都差台.湾电影好大一截。 此时的台.湾电影,远比另一个时空的1979年更加繁荣,已经成为亚洲头号电影制造和输出基地,稳稳压住印度宝莱坞一头。这不是什么奇迹,事实上,就算没有王梓钧,此时的宝莱坞也比台.湾电影好不了多少。 现在的台.湾电影,主要市场面向台.湾本土,其次是香港、澳门和东南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