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6 (第2/4页)
情节忘得七七八八。 纯艺术片缺少资金来存活,纯商业片没有长久生命力,而从电影发明至今,纵观电影史,那些经典影片,无不是艺术和商业完美结合的产物。 导演就像一个烹饪大师,放多少油、放多少盐,才能烹制出美味可口的食物。而我们的许多导演就是蹩脚的厨师,回顾我们台湾去年一年上映的电影,其中有大半的影片,恐怕导演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纯粹是拍了看着热闹,吸引观众掏钱包。艺术性,抱歉,没有,整部片子完全没有任何思想;商业性,抱歉,也没有,他们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真正的抓住观众的心,而是跟风拍摄去抓观众的眼球。 抓住眼球很容易,你一丝不挂上街裸奔,保证很多人看你。可抓住人的心,那就要有真功夫了,首先你自己就要真诚,即便是骗别人的心,也要在骗上花功夫用心。 只会抓观众眼球的导演,终究是做不长久的,你裸奔一回有人围观你,但你天天裸奔,人们只会嘲笑你神经病,一笑置之。就如同你的电影可以骗观众掏一次腰包,但再而三的,观众就不会买你的帐了。 我们台湾还是有很多导演会抓人心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行和王梓钧。不过他们却有些分别,在艺术与商业性的融合上,李行更偏向于艺术,而王梓钧更偏向于商业,或者,这也是王梓钧的片子票房一直更好的原因之一吧。 艺术性,说得最浅显直白,那就是能让人感动,不能触动人心的那不叫艺术品,那是工业品。一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